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6篇)
張開慈祥的雙翅,飛向溫暖的他鄉,送于人間一片祥和。揚起善良的微笑,笑對苦難的人群,帶走這所有的陰涼。閉上辭別的視線,關掉痛苦的呻吟,放下那遇見的幸福,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關于醫生電影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1
該影片以吳孟超院士為原型,從他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后講起,描繪他年逾九旬依然奮戰在無影燈下,每年完成200余臺手術,與肝癌患者肝膽相照,一心投身醫學發展的故事。影片以患肝癌的五歲小女孩和吳孟超院士的女兒吳翎兩個主要病患為主,講述了醫生與病魔作斗爭的使命和面對醫學難題永不退縮的進取精神,集中反映了吳孟超院士愛國向黨、懸壺濟世、高潔仁愛、壯心不已、開拓創新的崇高境界和博大情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影片雖短,來觀影的師生們卻全身心投入了其中,情緒隨著每一幅畫面跌宕起伏,思索跟著每一個文字凝聚成形,師生們就觀影的感動紛紛表達了感受。
鄭加麟院長說到:“吳孟超院士作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為我們醫學的師生樹立了崇高的榜樣,九十多歲高齡依然奮斗在醫學的前線,看門診、做手術、搞科研,吳老身上的無私奉獻、情系人民、堅持不懈等精神時刻為我們樹立起時代標桿,激勵著我們醫學師生時刻發揮楷模力量,堅守師德師風和醫德醫風,助力同濟醫學展翅騰飛?!?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張軍書記觀看影片后提到:“影片中吳老講的‘背著病人過河是醫生的職責所在’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心中懷揣著救死扶傷的信念,馱著一位一位的病人過河,這種無私奉獻醫患關系背后正是我們當前所提倡的師德師風建設的側面完美體現,對待科研要永不言棄,腳踏實地,做好基礎研究,身體力行做好學生榜樣,同時要注重學生培養,創造良好條件鼓勵學生大膽科研,在教師崗位上鞠躬盡瘁?!?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教工二支部書記、病原生物學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青年課題組長沈利老師提到:“觀看了吳孟超院士的影片給了我們科研人勇氣和信心,雖然科研工作艱辛坎坷,充滿了無窮的未知,但看到吳孟超院士鼓勵自己的愛徒放下手術刀,只管在科研的路上往前走的舉動再次給了我們科研人信心。心懷大愛,救萬千大眾與病魔苦難之中是我們的使命,盡管結果未知,但一次次的實驗和一個個數據,為推動醫學發展,造福人民的功德是無窮的。我們也將會繼承醫學先賢們探索創新的精神,將科研之路進行到底?!?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生理學教研室李育嫻老師說:“通過觀看影片,吳孟超院士身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電影中有一幕是吳孟超院士洗腳時都在翻閱文獻,九十多歲高齡的他對待學術仍爭分奪秒、不斷學習的態度讓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名醫學院任課老師,我時刻反思自己在課堂上講授知識的效果,嚴格要求自己,提高上課質量,真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讓自己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做師德師風的踐行者?!?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教學辦曹金鳳老師說:“通過觀看影片,讓我們從吳孟超院士身上看到了醫學界的良心和光明未來,作為教務,要合理做好學科規劃和學生培養,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素養的同時加強學生道德水平建設,培養有成熟職業素養的合格醫學生?!?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我是醫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人物傳記影片,其中的科學精神、動人情感,以及藝術手法的使用,在高妙的結合后達成感染力很強的觀看效果。
影片始終“緊貼”傳主的真實生活,臺詞對話質樸有趣,語句精到,同時包含豐富的人生況味。雖然要表現的傳主是事業卓著、感動中國的可敬老人,卻始終賦予他不僅可敬,而且可感、可親的真實、生動、完整人格。影片中有這樣的人物自述,“我是割膠人的兒子,父親從小就夸獎我的手靈活。用割膠刀,穩準快,后來就換成了手術刀?!睆母钅z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臺,大弧度聯想的意象跨越使一位功勛卓著的老人形象首先具有了穩固而扎實的生活基底。
作為一部上影出品的高藝術水準傳記片,《我是醫生》并未將偉大人物簡單化,而是采用獨特的敘述視角,著意展現吳老作為醫生的日常。有一處畫面令人感動,觀之難忘。吳老和學生一起面對堆積的患者檔案,那些雖然接受了成功的手術,卻因為后發的擴散轉移而“不在了”的病人。身為醫生的吳孟超為此在辦公桌前特辟一個立柜,高高摞起故去的病患檔案。他用樸素至極的話語教育學生:科學是事實本身!哪怕是已經離開了世界的患者,好的研究仍然能夠讓他們的存在于醫學推進上繼續發揮作用!
“我想背著每一位病人過河。有一些過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最后一步。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實驗室!”影片中,這句話和盤托出人物心跡,表現吳孟超院士作為一名偉大的醫生,真正的偉大之處正在于他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同時也是這部傳記影片最值得重視的價值所在。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3
電影《我是醫生》點映以來,在觀眾中引發了熱烈的反響。今天,在《我是醫生》北京觀摩研討會上,北京評論界人士對該片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片用影像藝術地塑造與再現時代英模風采,書寫時代畫卷,弘揚了時代精神。同時影片在藝術手法上的諸多創新,也為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臺;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癥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斗在攻克癌癥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贊美英雄,反映時代,從來都是文藝作品的使命。中國文藝評論家主席仲呈祥說,英雄人物往往集中體現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與廣度,自有一種人生況味和人生意境。影片《我是醫生》將鏡頭對準吳孟超這位當之無愧的時代英模,真正體現了文藝工作者的擔當,體現了中國電影優秀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彰顯了中國精神和中華審美風范,有一種美學和藝術的高度,是當下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獲。
文藝作品的藝術性、思想性和價值取向,來源于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時代深刻的體驗。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認為,《我是醫生》的成功在于,它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的偉大,同時將一幅發展中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在觀眾面前,讓人觸摸到了時代的脈動。事實上,吳孟超和他所致力的肝膽研究領域是當下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的縮影,當中國的科學家們致力于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時,也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這樣的作品,在當下的中國影壇是缺失的;而《我是醫生》則重拾傳統,為當下國產電影創作提供了有益啟示。
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臺,吳孟超90多年的人生歷程里,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許多與會專家表示,影片突破了英模人物傳記片的常規套路,在電影語言上進行了諸多嘗試和探索,為此類影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鑒的經驗。
比如,影片一方面以寫實手法凝練而克制地呈現吳孟超和學生、吳孟超和病患、吳孟超和女兒這三組關系,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塑造來引起觀眾共鳴。特別是電影設置的得意門生趙一濤這個人物,使得整部影片的調性一下子活潑起來,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另一方面則以寫意的、詩化的方式表現了吳孟超和他的老師這第四組關系。每當吳孟超感到困惑無力時,他的導師裘法祖就會在一片柔光中出現在他面前,為他解惑,給他力量。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會林等專家評價說,這體現出創作者在遵守傳統現實主義的同時,也在追求更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藝術表達手段,從而為影片增加了直抵觀眾內心的藝術力量;而這一穿越手法背后暗含的代際傳承,也進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題,讓影片有了歷史的縱深感。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尹鴻認為,《我是醫生》兼具主旋律、傳記片和行業劇三種元素,每一種元素對創作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主創通過精心設計,找到了獨特的藝術手段來呈現,將創作中的難關一一突破。比如,影片通過父女、醫患、師生三種關系,將家庭、職業、傳承三方面結合,為英模人物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讓科學有了溫暖的情緒和生命感。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在敘事的同時,以字幕的方式,將全球醫學界為攻克癌癥所做的努力更新在銀幕上,讓吳孟超及其團隊所做的研究置于全球參照系中。尹鴻認為,這一手法將影片表達的主題置于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展現了國際化的視野。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吳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片中以不同視覺講述吳老先生的傳奇人生,工作中對待病人他一視同仁,盡自己最大能力救治,他親自主刀的手術記錄超過18000臺,而術前術后也都給予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厭其煩,讓他們在壓抑的醫院環境中感受到難得的溫暖;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癥的大門;而對待家人他更顯親和,看似疏忽卻擁有著無比暖心的備至關懷。
獨特的人格魅力,出眾的醫學才華,優秀的醫德品格,讓吳老先生成為醫學界的精神楷模。吳孟超老先生至今仍然奮斗在攻克癌癥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90多年的人生歷程,兼逢亂世與和平年代,吳老先生的經歷可謂豐富多彩,有太多值得記取和呈現的華彩篇章,而這短短的100多分鐘影片以寫實手法,通過大量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完美凝結了吳老先生的風采,使觀眾產生共鳴,不可謂是一部擁著歷史縱橫感,有著直抵觀眾內心的藝術佳作。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5
團委書記蘇娜老師說:“《我是醫生》中吳孟超院士一生都追求平凡生活,每日忙碌于醫院工作,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醫學事業,這種精神對我們學工老師來說值得學習。我們學工老師要時刻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嚴謹,做到以學生為本,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責任?!?span style="display:none">EZH子文庫范文網
學生孫元婕說到,影片中吳老想的干的,都是別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比如說搞肝癌的免疫治療研究。"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而搞科研,可以救千千萬人。"于是他開始布他的局,建立基礎研究所,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放下手術刀去做基礎研究,通過"啞鈴模式"召回不少國外人才。雖然科研之路前途未知,但是沖向醫學頂峰,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需要一代代人在困難和險阻面前倔強的死磕到底。
學生胡適玉認為要讓“醫者仁心”成為奇跡之源。吳孟超老先生用90余歲的身軀踐行著“醫者仁心”這四個字。數十年如一日的奮斗與努力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也讓中國的肝膽外科得以起步、發展、壯大。同時,時刻站在醫學前沿的吳老,深刻的明白傳統外科手術對于肝癌治療的局限與無力,積極建設實驗室、招募人才、發展對腫瘤的細胞治療。這份堅持創新,時刻為病人著想的醫者仁心,值得我們每一個即將投身醫學事業的醫學生學習與踐行。
學生沈以昕看完影片后想列幾條覺得感觸最深的話分享感受。 “如果我今年七十歲,我去……”“沖刺醫學頂峰,需要一代代人??傆幸惶?,那根血管我會找不到,我老了……”每當影片中的吳老表現出與年齡相異的斗志時,我注意到周圍同學的淚點也在急劇下降。不是難過,而是感動,更是對自己往后目標的堅定。這部影片很有意義,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愿我們在醫學路上不改初心,砥礪前行。為今人,也為后世。
吳孟超1948年同濟醫學院畢業,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院士作為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他制作了中國第一具完整的肝臟血管鑄型標本;開創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肝中葉切除術;首次提出肝癌復發在手術的觀點;第一個提出肝癌局部性根治的治療措施;創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被視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雖已逾九旬,但一直堅守在手術臺旁,與病人肝膽相照,在幾十年的臨床積累中,形成的獨特的穩、準、快的“吳氏刀法”為萬千病人帶來了福音。吳孟超院士將臨床實操與基礎研究并重,潛心鉆研、甘于奉獻,是醫學界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
通過此次觀影,醫學院師生深度感受杰出校友吳孟超院士生平事跡及高尚醫德,希望吳孟超院士身上所體現的赤膽忠心、醫圣之慧、博學仁愛激勵同濟醫學師生不斷前行,勇擔國家和社會的期望,振興同濟醫學,再創同濟輝煌!
醫生的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6
影片主人公吳孟超,5歲時,隨母親漂洋過海,投奔在馬來西亞做工的父親??箲鸨l后,17歲的吳孟超放棄了去英國讀書,回到戰火紛飛、災難深重的祖國。今天,吳老已是有著幾十年黨齡和軍齡的老黨員、老軍人,90多高齡的他目前還站在臨床第一線為肝癌病人主刀,他幾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的精力和智慧獻給了祖國。
肝癌是癌中之王,長期以來,我國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吳老同肝癌斗爭了整整68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88歲,最小的僅4個月。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長存活45年,這一紀錄至今還沒被打破。每次一上手術臺,性格溫和的他就像換了一個人,很有霸氣,被稱之為不知疲倦的“開刀匠”,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劇中吳老女兒不幸患得肝癌,吳老親自主刀,為女兒切除了腫瘤,走出手術室的那一刻露出的笑容讓人難忘。
吳老不僅有精湛的醫術,更有著高尚的醫德。吳老說:“一個好醫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裝的是人民”,他每次接診,都對病人親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與病人的距離。他所在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在確保診療效果的前提下,盡量用便宜的藥,盡量減少重復檢查,給患者減輕負擔,一心為病人著想。那么是什么樣的精神鼓舞著吳老,在九十歲高齡依然奉獻于祖國的醫療事業?我想吳老的精神力量就是來自于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也來自對外科醫學的熱愛和強烈的進取心。
吳老不光自己把一生心血花在了和肝癌的斗爭上,對弟子也是要求嚴格,把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了年輕一代的身上,特別是趙一濤醫生,最終離開自己最喜歡的手術臺,到研究中心搞科研,吳老的那句話打動了他,“手術成功救治的只是一個人,如果研究成功了,救的那是成千上萬的人”,吳老的精神不光打動了趙一濤醫生,甘愿離開自己最喜歡又受人尊敬、風光的手術醫生崗位,也打動了我們觀看電影的黨員同志們,作為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一員的我,雖然和吳老救死扶傷、造福人類的科研有很大差距,但是并不妨礙學習吳老那一心向黨、立志報國的赤子情懷,有勇攀高峰、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有奉獻社會、傾心為民的高尚品格,有忘我工作、不懈奮斗的崇高境界。
通過觀看影片,我們要學習他做一個愛黨愛國愛民的忠誠戰士,要像他那樣,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把黨和國家的需要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胸懷遠大目標理想,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